临床研究
新星专栏
导语
临床研究是医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大数据背景下,我们需要创新研究方法,打破传统思维模式,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临床研究中心创立眼科临床研究新星专栏,展示眼科临床研究领域优秀青年科学家的风采,鼓励更多年轻医生加入临床研究行列。
本期专访
陈士达: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新时代青年医生的风采
陈士达,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治医生,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眼底疾病、青光眼方面的临床诊疗工作,至今已在国内外眼科权威杂志发表论著50多篇(第一作者及通讯SCI收录论著30多篇)。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内的6项科研基金。所在团队获得2018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目前为Theranostics, Cell cycle, 眼科学报等多个杂志审稿人。曾获得2011年ARVO international travel grant、2015年WGC travel grant。目前为ARVO会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孜孜不倦,潜心专研
陈士达医生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和博士与中山眼科中心结缘,师从青光眼科张秀兰教授,曾在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眼科研究所(NEI)免疫病理实验室进行博士后培训一年,师从著名的眼科病理学家陈之昭教授,毕业后一直在中山眼科中心工作。
作为一名医者,陈士达医生坚信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医疗水平才能更好的守护人民的生命健康,为更多人带来光明;作为一名研究人员,他坚信“探本穷源”才能找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良方,除了做好临床工作,更应该在科研路上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作为一名教育者,他认为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要培养更多人才,要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年轻人,为医疗事业做贡献。他在2016年已获得硕士生导师资格,并参与撰写《临床青光眼第三版》、《基础眼科学前沿》、《中国青光眼临床诊疗手册》,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想。
陈士达医生总是最早来到工作岗位,最晚离开,低调踏实地做自己的事,偶尔和其他医生讨论临床、科研上的事情,讨论中感受到其魄力和主见,“静”能潜心钻研,“动”可侃侃而谈。作为一名年轻医生,他在从医、科研、教育的路上已经硕果累累。但他仍在默默耕耘,一丝不苟地完成每项工作。新时代青年医生朝气蓬勃,更应该勇于承担,坚守自己的梦想,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科研之路艰苦且漫长,只有脚踏实地、敢于奋斗,才能在逐梦路上越走越远。
临床研究中心开放使检查平台
---来源:临床研究中心---
---供稿:廖瑞莲---
---编辑:郭燕婷---
---审核:陈 翔---
---审定:张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