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
资讯

【招募】高度近视合并早期青光眼人群招募,3年免费跟踪随访治疗



案例

36岁教师确诊青光眼


家住广州海珠区的朱小姐今年36岁,是一名教师,本身双眼高度近视(右眼900度,左眼825度),近半年她感觉左眼视力下降,但因为工作忙,一直未重视,以为只是眼镜度数加深。近日单位常规体检,但视力检查发现左眼度数实际上并没有加深。她不敢怠慢,马上前往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其左眼视野已经达到中期缺损,被诊断为青光眼。经过系统、规律的降眼压治疗后,目前她的青光眼病情稳定。


“我这么年轻怎么就有青光眼呢?”对于不少因耽搁就诊被确诊为青光眼晚期的患者,朱小姐还算幸运,但是她仍然疑惑,除了左眼视力轻微下降外,并没有眼部胀痛或头痛等症状,也没有青光眼的家族史,为何青光眼会“上门”?



高度近视的发病率快速增长,与高度近视伴发的眼病也越来越多,青光眼则属重中之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度近视患者中,青光眼发病率为7.1%,而没有近视人群青光眼发病率只占0.8%,也就是说高度近视患者青光眼的几率是正常人的10倍!



单纯高度近视可以通过验光配镜来提高视力,但是合并青光眼后就会造成不可逆的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是很难对付的疾病。这是因为高度近视合并青光眼不易发现。高度近视合并青光眼眼压往往在正常范围内,所以一般不会眼部胀痛、头痛,大部分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小部分人只有轻微视力变化,经常被误认为是近视度数加深,但实际上早就发生了青光眼。其次,高度近视合并青光眼早期诊断困难。目前青光眼的诊断依赖于眼底和视野的检查,但是高度近视本身存在的眼轴变长、视网膜脉络膜萎缩,不仅会改变眼底的形态,而且会出现类似青光眼的视野缺损,导致青光眼诊断困难重重。



重视眼部健康,定期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高度近视合并青光眼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另外也需注意以下这三点:


青光眼的诊断需要进行动态性的多次检查,系列性的视野检查和系列性眼底检查相一致才能更好地诊断高度近视合并青光眼;

高度近视患者,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史患者,应定期到医院检查;

每3个月查1次视野并建档,以便前后对照、长期追踪、综合判断。



福利来了

中山眼科中心临床研究中心正在开展高度近视合并早期青光眼3年免费跟踪随访治疗活动。


如果您符合以下条件:


1.年龄35-65周岁


2、符合高度近视:任一眼等效球镜度数≥800度或眼轴≥26.5mm


3、青光眼早期视野损害


4、无既往眼部手术史


名额有限,欢迎报名参加


条件符合者,可建立一个完整详细的眼健康档案,获得3年定期每3-6个月全套免费青光眼检查追踪,为您的视力保驾护航!


*无需挂号*

*所有检查免费*

*结果当天出具报告*


报名方式:

扫描二维码填写相关信息,专人联系预约就诊时间



检查须知


01

检查地点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临床楼11楼临床研究中心(广州市天河区金穗路7号)


02

检查时间


周一到周五  8:00-12:00;14:30-17:30


03

交通指引

① 地铁:

广州地铁3号线、1号线体育西路G出口;

3号线、5号线珠江新城A1、A2口出站。

②公交:

550路、284路、541路、542路、517路、243路到天河站;62路、195路、197路到星汇园站;62路、197路、518路到华夏路北站。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招聘海外临床研究高层次人才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是我国第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防盲治盲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眼科中心,同时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的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连续六年位列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眼科第一。世界最大的区域性学术组织亚太眼科学会已于今年3月正式落户我中心,珠江新城新院启用后,我中心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眼科专科医院。为全面推进我中心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升我中心临床研究水平和科研创新实力,中山眼科中心面向全球引进海外临床研究高层次人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 引进范围
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在海外知名医学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多年临床研究工作并取得较高成就的海外人才。
二、 岗位和人数
1.        岗位名称:眼科临床研究特聘专家
2.        岗位需求人数:2名
三、 任职条件
1.   5年或以上海外临床科研工作经验;
2.   在海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任相当于副教授或以上职务;
3.   主持过大型临床研究项目,科研经验丰富;
4.   博士或以上学历;
5.   年龄65岁以下;
6.   每年来粤工作时间不少于3个月。

四、 工作职责
1.   开展多中心眼科临床研究,促进学科建设;
2.   负责临床研究课题的设计和执行,申请各级科研基金,带领团队开展科学研究,发表高质量的论文,特别是高因子SCI论文,申请专利,提高团队在国内国际上的学术地位;
3.   培养硕士、博士生,协助业务骨干赴海外学习交流;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优化团队结构;
4.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国际学术会议,与海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临床研究课题。

五、 支持条件与福利待遇
1.   提供必要的工作场地、诊断设备和器械,可设立专家门诊;
2.   配备工作团队,提供必要的人员支持;
3.   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协助申报课题;
4.   参照本中心海外高层次人才相关标准提供待遇和生活支持。具体条件面议。
六、 报名方式
1.   报名方式:将报名材料发送电子邮件至zoccrc@mail.sysu.edu.cn并抄送人事科邮箱ykrsk@163.com。
2. 报名材料:
1)     个人学习和工作经历;
2)     主要研究成果简述(1000字以内);
3)     对研究方向和研究任务的设想和预期目标;
4)     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科研工作业绩材料,列出近五年来有代表性的著作、论文、科研项目、获奖成果等清单;
5)     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6)     其它证明材料。
联系人:陈翔
联系电话: 020-87334687
传真: 020-87334645
电子邮箱:zoccrc@mail.sy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