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临床研究与医学统计公众号
队列研究:是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观察两组或多组成员结局(如疾病)发生的情况,比较各组之间结局发生率的差异,从而判定这些因素与该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程度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以上是传统意义上的有关队列研究的定义,主要是基于队列研究用于推断病因的这种类型。事实上,队列研究还可用于评估治疗措施的疗效、评估疾病的预后因素。
比如我们纳入一定数量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一部分患者具有EGFR基因突变,另外一部分患者无该基因的突变,我们根据是否有EGFR基因突变将这些肺癌患者划分为两个队列,也可以理解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是否有差异。
再比如,我们将若干体重BMI指数在45以上的肥胖症患者,按照其是否接受过减肥手术将这些患者分为减肥手术干预组及未做减肥手术组,观察减肥手术在严重肥胖症患者中的疗效及这两组患者的预后。此处也是采用队列研究的设计用于评估干预措施的疗效及患者预后。
队列研究根据数据收集的形式差异,可以分为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回顾性队列研究。这两种队列研究设计类型的区别可参考下面两张漫画图片。
前瞻性队列研究:为了研究肥胖是否是女性人群的心脏疾病的病因,我们将女性人群按照体重指数划分为肥胖人群和标准体重人群,这些对象在进入本队列时未患有心脏疾病,在随访10年后,观察肥胖组与标准体重组心脏疾病的发生风险。示意图如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顾性队列研究:轮胎工厂的化学药品的使用是否增加工人的死亡风险?将某轮胎工厂1985年的在职工人,工龄在5年以上,接触化学药品的纳入为暴露组,将未接触化学药品的非一线工人或一线工人的亲属纳入为非暴露组。在2015年时统计两组人群的死亡风险的差异。示意图如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临床研究与医学统计---
---编辑:郭燕婷---